科技日历 | 127年前第一部动画影片公映,50万人跑去了法国一家博物馆当观众
2019年,随着哪吒的爆红,动画电影在中国迎来了非常精彩的一年。那么,动画是如何诞生的呢?背后是什么样的原理?
1892年10月28日,法国人埃米尔·雷诺在胶片上画了一幅画,把它放在一个旋转的滚筒上,借助帕西诺镜用镜子和光线投射出来,并在巴黎的格雷文博物馆配以音乐展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放映动画电影。
为了庆祝这个划时代的日子,国际动画协会(ASIFA)特别将10月28日定为国际动画日。
每年的这个时候,ASIFA都会在世界各地推广大量与动画相关的活动,如放映、展览和巡演。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17年了。
有趣的是,动画比电影早诞生了三年。公认的电影诞生日期是三年后的1895年12月26日,琉米爱尔兄弟的第一部电影上映。
说到动画制作,也许很多人会想到日本,但我没想到动画电影的最初“鼻祖”是法国吧?
回顾17世纪末,滑梯技术传入日本。在海涅时期(1801-1804年),由神谷多乐上演的“江户幻灯秀”非常受欢迎。它用煤油灯幻灯机放映从日本纸做的屏幕存储器中画在玻璃地板上的画面。但是这个时候动画技术还没有得到认可。
明治迎来了“幻灯片动画”的鼎盛时期,幻灯片技术的进步使得节目越来越细致复杂。随后,由于电影的引进和繁荣,幻灯动画的势头急转直下。
一百多年来,各种漫画层出不穷。欧美发达国家的制作技术更是不在话下,动漫制作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像大力水手,白雪公主之类的,就算你没看过,你也会听说过。
日本是最好的亚洲国家。上个世纪的阿童木和哆啦a梦,是很多成年人小时候的记忆。
然而,中国动画的发展相对缓慢。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材料等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也是中国艺术电影的开始。1935年,万兄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骆驼舞》。1941年,他们推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也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动画电影,世界排名第四。
近年来,中国动画迎来了突破性的新发展,有很多振奋人心的作品。从过去的《天宫》、《无海》到今天的《大圣归来》和哪吒...郭曼正在打破天花板,动画电影市场的“潜力”可期。
动画一般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技术。网页上流行的Flash动画,属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是最具吸引力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括动画大片、电视广告、建筑动画等。那我们已经看到了,所有这些都必须使用三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是基于计算机上大量后期处理的动画表现形式之一。现在的软件包括3dMAX的Rayfire,Maya的PDI,C4D的nitroblast/GreyscalegorillaTransform等。已经是动画人在背后创造的“最强助攻”了。
如今,动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越来越丰富,一些国家的动画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从手绘漫画到计算机动画(CG),再到使用软件、AGC(自动内容制作技术)、AI(人工智能)、VR/AR技术的动画,动画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太地区的一些娱乐企业已经率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视频内容制作,并开始使用AI制作技术来大规模解决5G时代的内容和图像质量。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无数漫画的陪伴下度过的。今天,伴随我们成长的动画影像记录着我们最无忧无虑的时代,动画技术本身也在一瞬间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